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2025年14期
卷首语

论职业教育的三重价值

谢维和;

<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完成这个战略任务,需要用新思想引导职业教育发展,而这其中的关键,是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正确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是深入贯彻落实《纲要》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与目标的思想基础,是突破束缚与制约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瓶颈的关键,是提升现代职业教育地位的先导,是扩大职业教育参与面的社会基础。目前,社会与行业关于职业教育价值观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2025 年 14 期 No.918 ;
[下载次数: 10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75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关注:人工智能与教师发展

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师角色重塑:技术红利、风险隐忧与应对策略

王钢;孙不凡;宗方;

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与广泛应用正在引发职业教育的深刻变革,如何善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职教师角色重塑,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赋能高职教师角色重塑的技术红利和风险隐忧,有助于探索构建人机协同的智慧型教育新范式,为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高素质专业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益参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赋能机遇中,人工智能应用能够在产教融合、精准教学、协同创新、双师培养四个方面正向赋能教师角色重塑,但同时也潜藏着教育主体性消解、教育伦理失范、师生交流异化及创新生态恶化四方面隐患。对此,唯有强化教师主体意识、完善数据治理机制、重构师生教育交往并回归创新本质,方能在技术洪流中锚定时代育人坐标,守住“立德树人”的育人初心。

2025 年 14 期 No.918 ; 2025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一般课题“高等教育治理中的府学权力研究”(项目编号:25HQZZ063YB,主持人:孙不凡); 2024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一般课题“八八战略引领下浙江研究生教育强省的政策实践及推广效度研究”(项目编号:KT2024104,主持人:孙不凡)
[下载次数: 43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未来已来:生成式AI倒逼的高职教师“技能换血”革命

杨磊;陈良维;张靓;徐均;

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AI正快速突破职业教育的护城河。从教学设计权的技术性让渡到校企合作中的角色空心化,从经验主义评估的坍塌到智能评估机制的生成,这场AI引发的技术海啸颠覆了传统的教学范式,倒逼高职教师能力结构发生本质性变革。研究直面当前高职教师能力与教育需求的错位危机,提出“技能换血”的核心命题,强调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进化”的生存逻辑,构建了“认知奠基、技术赋能、教学转化”的三阶能力发展模型,在理论层面突破了传统高职教师发展模式的局限。同时,提出了指令工程师训练、课堂权限动态调配、知识代谢管理等可复制、可落地的实践策略。研究既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师资建设方案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又重构了教师在AI浪潮中的专业价值,为陷入职业替代焦虑的教师群体提供了从思维转型到操作实践的启发式路径。

2025 年 14 期 No.918 ; 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2024年度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以ChatGPT为例”(项目编号:KT2024056,主持人:陈良维); 四川省教育信息化与大数据中心2022年度课题“虚拟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建设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DSJ2022081,主持人:杨磊)
[下载次数: 142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8 ] HTML PDF 引用本文

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框架及其指标研究

王江涛;宁玉红;李玉珠;

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是教育领域应对技术革新和教学创新的关键。通过文献分析梳理国内外教师数字能力标准,结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界特征,提出包含4个维度的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框架:数字工具基础操作能力、数字工具高阶运用能力、数字化教学应用能力、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能力。采用专家研讨、调查数据分析验证了数字化教学能力框架的合理性,并编制测评量表,为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测评及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 年 14 期 No.918 ; 2022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数字教育研究课题“后疫情时代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BDEC2022619019,主持人:王江涛); 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技能形成多元主体信任机制与合作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2YJA880023,主持人:李玉珠)
[下载次数: 240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7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专题:现场工程师培养

人工智能技术重塑现场工程师培养:原则遵循与靶向路径

徐兰;麦强;

人工智能技术正不断向工程实践中渗透,其与现场工程师在技术支持、协同协作、创新应用等维度呈现深度融合趋势,传统以技能导向为主的工程教育模式已难以应对技术革新催生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升级。基于技术动态适配、技能模块重构、生态敏捷响应三大原则,逐步重构现场工程师培育系统:通过打造动态适配场域,推进嵌入式技术升级,筑牢智能技术基座;落实技能模块重构原则,创新项目驱动培养范式,贯通素养提升通道;构建敏捷响应机制,融合PDCA循环模式,链接全球认证网络。这种技术筑基—能力进阶—创新突破的螺旋式育人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支撑企业智能化改造的技术运维需求,更可在人机协同中实现工艺优化与效能突破,为产业数智化转型持续提供高技能人才供给。

2025 年 14 期 No.918 ; 2024年度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广东省数智化转型背景下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模式及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GXJK203,主持人:徐兰); 2023年度广东省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特色项目“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能力发展与动态评价研究”(项目编号:CXTD012,主持人:麦强)
[下载次数: 105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20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期刊动态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296,896
今日访问量: 300

期刊封面

关注我们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