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本期关注

  • 我国教育国际化最新进展与宏观形势——新时代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创新路径思考(上)

    熊建辉;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及其配套文件将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和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分别确定为战略任务和重点任务,强调教育国际化在实现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中的重要支撑作用。为贯彻落实好2035规划精神,加快推进新一轮教育对外开放,当务之急是深刻认识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最新进展和宏观形势,准确把握中央对教育对外开放的战略部署和总体要求,科学谋划教育对外开放顶层设计和行动框架。职业教育国际化既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职教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当前,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精神,面向未来做好新时代职教国际化这篇大文章,也急需从战略上加以谋划,明确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与创新路径,以更好开启新时代职业教育国际化新征程。从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宏观战略背景出发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暨教育国际化的思想引领能力、顶层设计能力、聚焦国家战略培养人才能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能力、做强中国教育能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能力、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以及服务宏观决策和战略咨询能力等显著增强,教育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新变化新成就,成功推动了国家教育对外开放事业进入新时代;同时,进入新时代的教育对外开放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机遇新挑战。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必须清醒认识到教育开放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保持战略定力;要下大气力苦练内功,努力实现教育对外开放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坚持敞开国门办教育,确保教育国际化始终与教育现代化同行,更好服务支撑教育现代化和国家现代化。

    2019年12期 No.700 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9K]
  • 强化职业教育纽带 共促“一带一路”民心相通

    刘京辉;

    "一带一路"倡议成果丰硕。实现高质量、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既要有基础设施建设的"硬合作",也不能忽略人文方面的"软交流",其中民心相通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独特作用,强化中外职业教育合作应当成为提升"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水平的有效抓手。

    2019年12期 No.700 16-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5K]
  • 职业教育国际化平台的构建与功能发挥

    任君庆;刘亚西;

    在"一带一路"倡议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职业教育国际化平台搭建已成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内涵发展的关键议题。搭建职业教育国际化平台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内涵,实现国际化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对接国际化产能合作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可以从拓展现有国际化平台的功能、借助地缘和区域优势打造区域性职业教育国际化平台和校企协同搭建合作平台等三个方面深化职业教育国际化平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2019年12期 No.700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0K]
  • 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研究综述

    郭静;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职业教育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显著成效,相关研究呈现数量不断增多、视阈不断拓宽、内容不断聚焦、方法不断丰富的特点。通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可以发现,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在政策上,日趋完善但仍需健全;在形势上,机遇更大但挑战并存;在现状上,模式多元但仍处起步阶段;在策略上,要精准定位、提升内涵。伴随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应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指标体系研究、政策和制度保障体系研究以及实践研究,不断推动形成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9年12期 No.700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5K]
  • “鲁班工坊”研究:内涵与发展路径

    李名梁;贺珍珍;

    鲁班工坊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探索。当前,鲁班工坊的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办学方式强调本土化,师资、教材和教学模式注重国际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现有"鲁班工坊"的资源共享,强化政府统筹,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建立企业与学校共同推进工作建设的协调联动机制,全方位提升教学水平。

    2019年12期 No.700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2K]
  • 向世界推介中国职教故事的逻辑理路

    肖凤翔;殷航;

    职教故事是中国故事的典型素材来源,更是国家话语公共表达的重要组成。国际化语境下,如何对海外讲好中国职教故事成为职业教育话语体系跨域融通、品牌塑造和国家形象构建的关键。向世界推介中国职教故事,要厘定其内涵意蕴,明确其时代形势,探寻其现实意义。通过中国职教故事海外跨文化传播的逻辑理路研究关照职业教育的强话语权、深认可力和高美誉度生成,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深度开放、对外接轨营造互信互通的和谐国际生态环境。

    2019年12期 No.700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20K]

探索争鸣

  • 我国职业教育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建构

    王继平;杨蕴宏;周娜;祝珊;

    职业教育扶贫是我国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2020年)》等政策文件的推动下,各级政府、职业院校以及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参与到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中。为保障职业教育扶贫工作在贫困地区的长期开展,必须加强对职业教育扶贫绩效的评价。在确定评价主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职业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前人研究,构建职业教育扶贫绩效的评价框架,在此框架基础上,确立职业教育扶贫绩效的测评项目,对该绩效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提出实施建议。

    2019年12期 No.700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2K]
  • 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评价指标探析

    陈超;林欣;

    以湖南省大湘西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项目为研究背景,对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进行系统分析,梳理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内涵及特征。综合运用归纳分析法、德尔菲法、AHP层次分析法,得到各评价指标权重及分值,构建起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本评价指标体系的可行性与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大湘西地区精准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在资源共享、贫困户参与职业教育、获得相关补助等领域的成效尤为突出,在课程建设、师资建设、毕业生当地就业等领域效果仍需进一步加强。

    2019年12期 No.700 48-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农村教育

  • 历时性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研究

    张红;杨思洁;

    回顾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百年发展历程,引发的反思议题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演进的社会基础和发展取向,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何去何从。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研究认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在农村三产融合、互联网+农业、农业多功能、消费结构转型、城乡融合发展五个方面具有极大的介入空间,在培育职业农民和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大有可为。在此基础上,提出城乡融合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农村职成教育铸就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应对之策。

    2019年12期 No.700 57-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8K]
  •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行动者网络与运行机制

    陈维华;赵义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在于挖掘乡村内生动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行动者网络理论从"广义对称原则"出发,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视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点、线、面、网的构建过程使政府、农民、返乡群体、培育机构等人类行动者和观念、环境等非人类行动者广泛连结,进而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行动者网络,并以"转译"为根本机制,通过厘定行动者、寻找必经之点、问题具体化、制定准目标、实施准行动等环节使该网络实现动态化运转,为乡村振兴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落地提供可行之策。

    2019年12期 No.700 63-6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9K]
  •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基于三种形式的乡村职业教育分析

    谢元海;闫广芬;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职业教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包括乡村学校职业教育、乡村职业培训和乡村社会职业教育等形式,通过对这三种形式的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需求,探寻乡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道路,即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统筹发展乡村学校职业教育、乡村职业培训和乡村社会教育三种形式的乡村职业教育,全方位服务于乡村振兴发展。

    2019年12期 No.700 70-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6K]

综合管理

  • 我国职业教育质量研究综述

    黄静梅;万朝丽;

    已有文献对职业教育质量观、职业教育质量内涵,职业教育质量标准、质量表达、质量生成、质量保障、质量治理与质量评估以及职业教育质量的经济实证等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已有研究存在理论研究深度不够、缺乏统领性和主导性的理论认识,对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关注不够,实证研究和实证分析偏少,多元学科研究视角还不够等方面的不足。建议加强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实践研究,丰富研究范式。

    2019年12期 No.700 76-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7K]
  • 学徒制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解读欧盟《基于工作学习的高质量学徒制指导原则》

    孙凤敏;

    欧盟《基于工作学习的高质量学徒制指导原则》以高质量学徒制为核心,从国家和社会伙伴共同参与治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参与学徒制的支持、学徒制的吸引力和职业指导的改进、基于工作学习的质量保障四个维度生成了20条高质量学徒制的指导原则,呈现出内外保障双驱动、基于工作学习、强化企业作用等特点。这些指导原则为欧盟学徒制的质量建设提供了系统性的发展依据,对于构建欧洲层面的学徒制质量文化也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12期 No.700 8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7K]
  • 教育产出视角下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背景、内涵、策略

    贾文胜;何兴国;梁宁森;

    一流高职院校建设是我国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诉求,体现了新时代经济社会对优质职教资源的需求,也源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从教育产出的角度来看,一流高职院校的内涵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社会服务能力、一流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一流的社会声誉和美誉度。为此,可以从强化产业贡献力、提升城市服务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增强同行辐射力等四个方面加强一流高职院校建设。

    2019年12期 No.700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5K]
  • 下载本期数据